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情暖返乡路”公益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导下,经学校讨论研究,决定对我校经济困难师生群体开展实施“情暖返乡路”项目。
该项目将在我校范围内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师生群体的帮扶机制,在学校现有日常关爱补助办法的基础上,特别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师生寒暑假期间往返交通费用拮据的特殊情形,给予重点援助,用人性化关怀解除教职工、学生群体的思乡之情,为镇江高专高质量发展打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本项目具体的校内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内容
本项目校内实施计划分为两个子计划。一是针对我校经济困难的在职教职工提供寒暑假期间探亲路费的补助;二是针对在读学生中的贫困生群体,以返乡开展假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为载体,提供寒暑假期间返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的路费补助。
二、实施对象
本项目的实施对象分为两类群体,一是经学校工会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教职员工,二是主动申报并经学校资助中心认定的在读贫困学生(具体名单以“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为准)。
三、实施办法
(一)申请人资格认定办法
1.申请补助教职工的资格认定由学校工会牵头组织开展,采用“学院(部门)分工会+学院(部门)+校工会”三级认定的办法。
2.申请补助学生的资格认定由学校团委牵头组织开展,采用“班主任+学院+团委”三级认定办法。
(二)费用补助申请流程
1.教职工申请补助流程
①需由教职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由其所在分工会结合申请人实际情况初审,并如实填写初审结果,签署初审意见,提交申请人所在学院或部门审核;
②学院(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及审核结果;
③学院(部门)报校工会终审。
2.在校学生群体补助申请
①由学生本人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由班主任结合申请人实际情况初审,并如实填写初审结果,签署初审意见,并提交学院学工办审核其贫困生资格;
②学院学工办审核申请人贫困生资格,推荐至校团委;
③校团委届时将根据所收申请的实际情形进行终审。
3.审批环节
工会、校团委终审通过名单需报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送至镇江市慈善总会,按规定发放相应补贴。
(三)补助标准
补助金额将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实施,具体分为三类:一类为西部地区800元/人,二类地区中部地区500元/人,三类地区为东部地区200元/人。申请人需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及往返车票原件接受补助。
(四)补助发放流程
申请人需在规定申报时间前提出补助申请并获批,下学期返校后将获批通过的审批表,连同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往返车票、社会实践材料、本人签字的银行卡复印件分别交至校工会、团委,有相关部门汇总至财务处统一打卡发放补助金额。
(五)关于学生返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补助计划的说明
凡我校在校生申请该项目补助,使用补助资金返乡后需开展一定层面上的返乡社会实践活动。返乡社会实践内容需以感受家乡变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指导思想,相关返乡社会实践活动需由实践所在单位出具返乡社会实践鉴定材料,调查调研活动同时还需要提交调查调研报告一份。具体返乡社会实践内容见附件1《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情暖返乡路资助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实践研究指南。
(六)本计划的解释权归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所有。
附件1: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情暖返乡路”资助计划
社会实践活动指南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生源地”作用,利用家乡资源为高校学子返乡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假期回原籍开展岗位实践活动,服务家乡建设发展。现结合我校大学生“情暖返乡路”资助计划,针对我校获得此项资助大学生在返乡期间开展返乡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政务实践。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2.公益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等基层一线的公益岗位,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3.社区实践。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4.文化宣传。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5.调查调研。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乡村振兴、兴农振农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